金屬增材制造在骨科領域繼續快速發展。由于早期采用了該技術,外科醫生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已成為高級專家用戶。3D打印植入物帶來的患者的舒適度、醫院早期積累的專業知識和制造商的創新欲望為加速3D打印產品開發并將其推向市場創造了最佳條件。本期,通過意大利Tsunami 醫療如何通過3D打印打造其核心競爭實力的案例,與谷友來共同領略3D打印如何推動骨科領域的創新。
大多數制造商永遠不會夢想從熔模鑄造零件轉向增材制造制造的零件,尤其是如果他們已經為鑄模付費的話。然而,這正是 GE航空對來自陸地/海洋渦輪機的四個引氣部件所做的工作。GE航空和 GE增材制造之間的合作證明,金屬增材制造可以在價格上與傳統鑄件一較高下。事實上,工程團隊預計其四個 3D 打印部件將削減其成本的 35%。這足以證明永遠淘汰那些舊鑄模是合理的。
2021年2月24日下午3時,「2020第三屆增材制造全球創新應用大賽」線上頒獎典禮成功舉辦,體現了科技、創意、激情共同作用下的科研力量和對未來的召喚
鐵路運輸是我們全球基礎設施的關鍵,在某些地方,面對復雜的氣候條件,鐵路運輸可能是該地區基礎設施的未來。由于這些原因,至關重要的是,在采用新的,可能更精簡的制造技術方面,鐵路行業必須保持領先地位。 Wabtec Corporation是對該行業采用至關重要的業務之一,該公司已成為3D打印技術的早期采用者,用于制造火車端部零件。
世界多國紛紛將3D打印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加以培育。早在2012年,美國就將“增材制造技術”確定為首個制造業創新中心(后更名為“美國制造”),歐盟、韓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也通過各種措施促進3D打印產業向前發展。
致力于滿足全球社會需求的國際標準組織ASTM International在2017年宣布,它將建立卓越的增材制造中心(AM CoE),需要行業,政府和學術界的合作伙伴來幫助啟動中心。這種新的合作伙伴關系的首批創始成員之一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又名NASA)以及奧本大學和EWI。當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增材制造的首席技術專家約翰·維克斯(John Vickers)評論了其與ASTM的“數十年的合作關系”,以制定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航空航天標準,特別是NASA的使命。
3D打印一體化結構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為增材制造而設計(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DfAM)的結構。以增材制造的思維去設計時,需要突破以往通過鑄造、壓鑄、機械加工制造所帶來的思維限制,這個過程是充滿挑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