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IS Spaceplanes測試3D打印Aerospike火箭發動機
魔猴君 科技前沿 122天前
總部位于不萊梅的德國航空航天初創公司POLARIS Spaceplanes通過成功測試3D打印Aerospike火箭發動機,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成就凸顯了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在這一系列測試中,長五米的MIRA II原型機進行了滑行和飛行測試,其采用增材制造技術生產的創新型LOX/Kerosin-AS-1發動機脫穎而出。該公司預計原型機最早將于2028年投入常規飛行。
MIRA II是如何制造的?MIRA II原型機是由最初的MIRA演示機開發而來,該演示機在2024年5月的一次試飛中墜毀。自這次事件以來,POLARIS取得了進展。新原型機由此在機場完成了長達三個小時的發動機測試,并成功通過了波羅的海上空的無人駕駛飛行測試。在最后一次測試中,驗證機搭載四臺渦輪噴氣發動機從佩內明德機場起飛。一旦達到點火時刻,AS-1發動機就會產生三秒的燃燒,產生900牛頓的推力和4 m/s2的加速度。
MIRA II演示器。(照片來源:POLARIS Spaceplanes)
此外,Aerospike發動機是比配備鐘形噴嘴的傳統火箭發動機更高效的替代品。因此,MIRA II采用了毒刺形狀的噴嘴,具有多種優點。主要的優點之一是減輕重量,這要歸功于節省質量的緊湊設計。該發動機還能夠適應不同的海拔和壓力,確保最佳性能,根據條件持續有效地調節推力。
然而,Aerospike推進器的一個缺點是它們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需要復雜的冷卻系統。為了應對這一挑戰,POLARIS使用增材制造技術,特別是AM Global開發的技術。目前,POLARIS Spaceplanes計劃繼續優化Aerospike發動機的測試,并進行廣泛的飛行測試計劃,旨在評估這種3D打印技術的運行能力。
編譯整理:3dna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