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全球3D打印市場價值超過130億美元,預計2022年至2030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0.8%。到目前為止,3D打印技術的最大用途之一是醫療領域。但隨著市場的迅速擴大,其他行業正在研究如何使用3D打印技術獲得更大的價值。
跨入能源領域
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計算建模技術來推進基于微流體的 3D 生物打印,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制造出整個人體器官。當今許多最先進的生物打印機都基于擠出工藝,通過噴嘴沉積生物墨水以創建尺寸約為 200 微米的組織結構。
2022年4月25日,波士頓大學的科研團隊,它們宣稱開發了一種微型活體心室(綽號“迷你泵”),它可能有助于更準確地模仿真實的心臟器官。該技術正式名稱為心臟微型化精密單向微流體泵 。同時,未來還可以為正在研究其他器官的科研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2022年3月30日,ReHack雜志設計技術的執行編輯April Miller ,同時也是開放數據科學和女性工程師協會等網站的撰稿人,對3D打印技術在牙科植入物未來的發展做了全面淺析,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
近日,在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傷科醫生的朋友圈里,幾張精致的骨骼模型映入大家的眼簾,有些朋友好奇這是什么?又是如何制作的?下面,醫院放射科CT學組組長、3D打印技術團隊的徐懋勇,就為您解答疑惑揭開謎底。
由于3D打印技術可以成就復雜的產品形狀并制造更加特殊的材料,研究和開發不同類型3D打印技術在核能領域的應用對下一代核能的發展變得越發重要。本期,大家一起來了解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如何利用3D打印和人工智能改進核反應堆技術。
2022年2月,邯鄲市第一醫院手足外科應用3D打印技術指導完成一例馬蹄內翻高弓足畸形四關節截骨矯形融合術。此項技術在足踝外科矯形應用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邯鄲市尚屬首例。該患者60歲男性,后天因素導致馬蹄內翻高弓足,長期右足畸形殘疾,行走極度困難。入住邯鄲市第一醫院手足外科后,手足外科張曉軍主任、楊金杰醫生考慮患者嚴重畸形,踝足各關節畸形復雜,傳統手術矯正風險較大,考慮應用3D打印技術指導手術,提高手術精準性。
冬奧會的雪車項目是速度最快且觀賞性極強的項目,勝負常在毫秒之間。雪車的制造研發固然重要,但是配套設備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由東莞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副教授李楠領銜的東莞理工學院雪車頭盔研發團隊參與研發的雪車頭盔已經應用于國家隊冬奧項目訓練中。華曙高科項目團隊采用了雙激光高分子光纖激光燒結Flight 3D打印技術和萬華化學新型TPU材料打印,并運用了華曙特殊后處理工藝,為運動員量身定制了25套雪車頭盔內襯。增材制造、材料科學、設計優化三方發力,為2022冬奧會國家雪車隊運動員助力!
2022年1月12日,鄭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宋燕團隊應用3D打印技術成功完成兩例高難度主動脈手術,術后患者恢復順利。一位50歲的男性患者,以“腹痛1月余”為主訴入院,外院CTA提示:腹主動脈瘤樣擴張,累及腹腔干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和雙腎動脈。
復合材料已在各種應用中占據一席之地。它們為制造各種有價值的部件提供了成熟的材料和方法。復合材料的應用仍在進步,而今天,3D打印正在加速這一進步。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種無需模具就可以用復合材料制造零件的方法,同時,AM-增材制造為復合材料行業的制造方式提供了新的選擇。